cyqdesign |
2020-01-29 22:32 |
中国学者首次实现基于无人机的量子纠缠分发
一架重约35千克的八轴旋翼无人机缓缓升空,当升至几十米的高度时,分别向100米外的地面A、B两点射出一对纠缠光子,两个光子在历经大气湍流、雨水、阳光等干扰后,仍能几乎完好地抵达地面。1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祝世宁、谢臻达、龚彦晓团队历时两年多研发的这套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无人机的量子纠缠分发,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lzz rzx^ r5XG$:$8\ 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著名期刊《国家科学评论》。有评论指出,量子通信的“下一个最佳选择可能是相对便宜的无人机”。 vgSs]g q;a`*gX^ 此前,量子纠缠分发主要有两种,一种需依托光纤链路;另一种是在卫星和地面之间的自由空间分发传输。“用无人机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具有机动快速、按需组网、易于扩展、成本低廉的特点。”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说,从2017年开始,研究团队便辗转南京、石家庄、兰州做实验,最终实现了基于无人机的量子纠缠分发。 bv`gjR " d3pkY 这架八轴旋翼无人机可以搭载10千克的量子通信系统。测量结果显示,A、B两点光子纠缠态的贝尔不等式S值达到2.49,量子纠缠分发获得成功。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