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铁布衫”
高超声速飞行器,其飞行速度等于或大于5倍声速,每小时至少可飞行6120公里。如此高速飞行,需确保飞行器关键结构部件承受剧烈的空气摩擦及高达2000-3000℃的热气流冲击而不被破坏。在高超声速热防护领域,陶瓷材料以其高熔点的特性脱颖而出,成为各大国竞相研发的优选材料,而陶瓷热防护技术也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能否安全飞行的关键技术。 t XbMP :!cNkJa 热防护是一道世界难题 Z(~v{c %< WxgA{q7: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后不久解体,搭载的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事后调查发现,在飞机发射82秒后,一块热防护材料从燃料箱上掉落,击中了哥伦比亚号左翼的复合材料板,1400℃的高温气体窜入内部,陆续烧毁了温度传感器,导致飞机左翼失去平衡。在强烈的摇摆中,飞机解体坠毁。这是一场令世界震惊的由热防护材料失效引发的灾难性事故。 ,`su0P\%#. UHaY|I${U 如何实现对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该项技术的难度在美国的探寻历程中可见一斑。 1(nK | *#
7 1aZ 1952年,美国首先提出将导弹头部做成钝形,可以提供较厚的激波层,耗散大量能量从而减少导弹表面的气动加热。但后续实验发现,仍有大量的热传递到导弹表面。随后,研究人员提出使用高热容的材料吸走飞行器表面的能量,后由于吸热量不够且过于笨重而放弃。 %F.^cd" axpn*(yE 1955年,美国陆军导弹局在一次试验中发现,在2570℃的高温下,导弹外壳材料表面严重烧蚀,而距表面6.4mm以下的部位却完好无损。原来,这里使用了能够在分解、融化、升华等多种状态间转化、从而吸收大量热能的防热材料。 HW"';M% It@1!_tO2 此后,受到启发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基础上研发出轻质、中等弹头尺寸的陶瓷热防护材料,并在1956年配装在大力神导弹上进行飞行测试。经过反复实验改进,美国最终研制出高性能陶瓷热防护材料,为超音速飞行、宇宙航行、火箭发动机等技术扫清了障碍。 C7hJE- vgyv~Px]AW 最有前途的热防护材料 :JI&ngWK (Y[q2b 陶瓷热防护材料有很多种,其中碳/碳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严格来说,碳/碳复合材料是指用碳纤维增强碳基体的复合材料。除了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好等一系列特点,该复合材料还有一个“独门绝技”,那就是高温下其力学性能不降反升,表现出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因此被研究人员认为是下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最理想的热防护材料。 DV6B_A{kI asLvJ{d8s 众所周知,现代楼房之所以坚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钢筋混凝土的发明。碳/碳复合材料如同一面“墙壁”,其中碳纤维是“钢筋”,是唯一能在3000℃以上仍具有高强度的纤维;碳基体是“水泥”,发挥主体的承载烧蚀等作用。单纯的钢筋和水泥都无法建起高达几十层的楼房,但是将二者混合到一起,就可以实现强度和刚度的完美结合。碳/碳复合材料也一样,单纯的碳基体较脆易碎,用碳纤维增强以后就可以利用纤维和碳基体的界面结合作用,从而得到轻质高强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Y/Dah* aj\
zc I 陶瓷热防护材料有对付热量的三重“神功”:第一重是低温下的烧蚀耗热机制,即低温热量通过氧化烧蚀来“内部消化”,由于复合材料所用的陶瓷成分本身的熔点较高,因此可以耐受低温的热量;第二重是中温下通过表面辐射来散失热量,由于碳/碳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较高,因此可以将热量快速传递和辐射出去,达到迅速散热的效果;第三重是高温下碳材料的升华作用,由于材料表面温度极高,碳基体可以直接升华为气态,从而带走大量的热。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