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光电资讯及信息发布 -> 要“配得上”科技发展水平 中国期刊还得补课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cyqdesign 2018-01-29 10:14

要“配得上”科技发展水平 中国期刊还得补课

“虽然无法给出具体的时间尺度,但我有信心中国能办出《自然》《科学》那样的杂志。”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信心满满。尽管担任《科学通报(英文版)》主编才一个月,但过去一段时间,王恩哥一直关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并担任《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专家委员会主任。 D_@WB.e L  
-L(F:  
1月28日,中国科协发布了首部反映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的蓝皮书。 b_@MoL@A!  
sEq_K#n{  
我国科技期刊数量达5020种 82Dw,Cn  
7HzO_u%H1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几天前发布的报告称,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科学出版物总数量最多的国家。到底有多少?蓝皮书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为5020种。出版语言以汉语占绝对多数。其中,英文期刊数量仅占6.02%。 _n(O?M&x  
hSE\RX 9  
在载文量与影响力方面,基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统计显示,2011—2016年所收录1200种期刊的刊均载文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这些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则总体呈小幅上升态势。 w=I8f}(  
B/g.bh~)q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数量近年来呈加速发展态势,基于WoS和Scopus数据库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指标近年来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刊均载文量则呈逐年下降的态势。 lO>w|=<  
 RSXYz8{  
期刊“小而散” 无法吸引国内优秀论文 _U;z@  
B uV@w-|  
中国科技界有个颇为尴尬的现象屡屡被提及:中国科学家不愿将科技成果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 Q1?  !,a  
PJLSDIeN  
蓝皮书的数据更为全面:十年间,中国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影响力为5.86%,是同期中国全部论文影响力12.8的45%,国内期刊影响力不如中国整体作者发表的影响力高。“这显示出中国SCI收录期刊论文产出规模和影响力还相对较低,和我们自身来比也相对较低。”王恩哥说。 TyVn5XHl^  
GV'Y'  
此外,2007—2016年中国机构在SCI收录中国期刊发表论文数仅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9%。王恩哥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作者把大部分优秀论文发表在国际SCI期刊上。 v<N7o8  
NL%5'8F>,  
“国际优秀学术期刊有上百年的历史,有独到的传播渠道和受众,中国科技工作者把优秀论文投出去无可厚非,要承认这个事实。”王恩哥坦陈,“很遗憾,我年轻时也没有几篇论文是发在国内期刊的,现在我有了更多时间,也有责任去给青年科学家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这是我担任主编的唯一原因。” > f,G3Ay  
XhjH68S(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宋军总结道,我国科技期刊与世界一流期刊仍存在较大差距:对世界范围内的前沿问题、重大科学问题把控力不够,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较弱,相对于我国的科研投入和水平的快速提升,国内科技期刊的论文质量、出版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之都不相匹配。 tWy0% -  
gnF]m0LR  
能反映我国科技期刊“小而散”的一个数字是,5020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共有3232个,出版单位更多达4381个。 ^=@L(;Y  
rAq2   
“我们的对手是《自然》《科学》” |GJSAs"L@  
wB~Ag$~  
专家们都认为,中国科技期刊迎来了战略发展期,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拥有一批能在全世界起到主导和引领作用的科技期刊。 X-O/&WRYQ  
u*0Ck*pZ  
如何行动? +c!v%uX  
5SKj% %B2,  
宋军提出,要对标国际知名期刊,推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正确发挥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推动改革学术成果评价,营造促进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王恩哥、高福等杂志主编从自身经历发表了具体看法。 )e`$'y@L$  
Qvt  
王恩哥说,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在中国出版英文期刊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我们的母语是中文,所以未来科技期刊的重点还是中文刊物,可以采用中英文摘要的形式来方便同行关注。” :G\f(2@  
"b5:6\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则认为,信息技术为克服语言障碍提供了极大便利,“语言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要有国际视野”。 }S|~^  
Cc7PhoPK  
他举例道:“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光:科学与应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细胞研究》这两份刊物的主编、评审人都具有国际视野,这两本杂志的排名很快就在国际上名列前茅。” '=}F}[d"kk  
aj;OG^(!2_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特别强调:“我不主张赔钱去做任何杂志。”在他看来,起步阶段的支持是必要的,但长远发展需交由市场。 Xi`K`Cu+  
^3?]S{1/#  
提及他担任主编的《科学通报(中文版)》的竞争对手,高福高调表示:“当然是《自然》《科学》。”如何竞争?“向对手学习,一方面要抓原创性文章,一方面要做科普。”他说,他和副主编、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刘忠范院士带头将自己团队的创新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上,“吸引国内优秀论文也有个过程,我们既要诗和远方,也要认清现实,慢慢来”。 ^Rriu $\  
;(AVZxCM  
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则表示,加强学术诚信建设,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基石。(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要“配得上”科技发展水平 中国期刊还得补课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