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否认研发“隐身衣”:技术上不可行

发布:cyqdesign 2017-12-09 17:13 阅读:7908
一名老人举着一块塑料布,面朝镜头,展开,举过头顶。画面中,老人“消失”了,眼前只剩背景里的花草树木。、连日来,一则主题为“大爷瞬间消失”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多家自媒体微信公号在转发这一消息时称,浙江大学研发成功国产“量子隐身衣”,可以类似魔法功能的“隐身”。 a2i   
}Bb(wP^B.  
OO$<Wgh  
;aF / <r  
昨日,新京报记者从浙江大学方面确认,尽管多年前即以启动对于隐身技术的研究,但网传这一所谓“研究成果”与浙大无关。隐身技术专家,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云贵表示,隐身技术目前在理论上完全可行,但具体实践仍困难重重,尤其要实现民用,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9-@w(kMu  
@fY!@xSf  
网传国产“量子隐身衣”引质疑 !1l2KW<be  
I?PKc'b  
镜头前,一名衣着普通、笑容满面的老人,右手握着一块“塑料布”,从花草树木间拾级而下。随后,老人抖开“塑料布”,慢慢往头顶方向举起,随着“塑料布”升高,老人也渐渐“消失”,只剩握着“塑料布”边缘的手,还“悬浮”在半空中。 hZFbiGQr\  
"au"\}   
这样一则视频,近来引发广泛关注,“大爷瞬间消失”也很快成为网络热词。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微博、微信公号在转载时声称,老人手中并非“塑料布”,而是国产“量子隐身衣”,能够实现人体隐身功能,是由浙江大学研发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EK"AuEz`  
!At_^hSqz  
不过,质疑声也相伴而来。一些人表示,网传视频可能为拼接而成,并非“隐身”,视频中同一时间,“有些树叶晃动有些不动”即是佐证。一名从事视频制作的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从画面效果看,这一视频应为采用抠像技术编辑而成。具体拍摄流程为,先拍摄一段无人空镜,再由老人手持蓝色或绿色布块拍摄一遍,将两次视频合成,抠掉蓝色或绿色布块即可。“视频上发光的亮点,就是抠图的定位点,这种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很常见。” a@7we=!  
l5R H~F  
新京报记者检索到,早在3年前,曾有国外网友上传类似视频。不过,视频最后进行揭秘,所谓“隐身衣”,实际是一块绿布,通过后期合成制作而成。 e"b F"L  
?T^$,1 -  
现有技术不足以研发“隐身衣” Mz06cw&  
}Orc;_)r  
昨日,浙江大学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网传国产“量子隐身衣”消息出现后,曾经向校内从事隐身技术这一领域的专家求证,得到的回应是“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学术界也没有这方面文献和讨论”。 Gzs x0%`)  
HU'd/5fun  
“隐身”技术专家、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云贵向新京报记者确认,浙大没有开发过国产“量子隐身衣”,更没有拍摄视频进行发布,甚至“量子隐身衣”本身也是个伪概念。其表示,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生产网传视频中的“隐身衣”。在看完视频后,马云贵也表示,比较倾向于“后期合成”这一说法。 [qy@g5`  
%0]&o, w{  
上述浙江大学工作人员称,网传视频之所以被冠以“浙大出品”之名,与浙江大学一直在进行隐身技术方面研究相关。 *s!8BwiE  
& =frt3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3年10月,浙江大学陈红胜研究团队曾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通讯》发表论文《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大型物体的隐形——电磁波“隐身衣”机理》。不过,当时媒体报道称,这一“隐身”技术原理,是通过吸收电磁波,让反射回去的电磁波达到最小。项目团队曾表示,因为存在材料参数苛刻、不够轻便等技术瓶颈,要制造出穿在身上的隐身衣,目前还非常困难。 C*KRu`t  
x,>=X` T  
■对话 & .#0jb1r  
&&m%=i.qK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云贵 c)lK{DC  
o~}q@]]  
“隐身衣”理论上可行 技术上尚有困难 MAR;k?d  
A$ S9 `  
马云贵是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长期研究新型光电磁调制技术、人工光电磁材料与器件等领域,也是国内较早一批关注“隐身”技术的科研工作者。马云贵告诉新京报记者,“隐身衣”目前在理论上完全可行,但具体实践仍困难重重,尤其要实现民用化,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 IDF9B  
YZoudX'"  
“技术上暂时没法做出‘隐身衣’” 9 ROKueP  
[A3hrSw  
新京报:“量子隐身衣”概念是否真的存在? +28FB[W  
;hg]5r_  
马云贵:学术界没有“量子隐身衣”这个概念,“隐身衣”概念是有的,这是一个涉及光学、电磁学、数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 /yI~(8bO  
~U^0z|.  
新京报:所以网传“隐身衣”真实性如何? 6 o+zhi;E  
h)YqC$A-s  
马云贵:这个不可能是真的,技术上还没有办法实现这样的效果。我看了一些说法,比较倾向于是通过抠像技术制作的视频。 !WY@)qlf  
iWvgCm4  
新京报:如何定义“隐身”? 0nl)0|?Az  
3wr~P  
马云贵:正常来说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会散射光。如果光能够绕过人,从正面拐弯传递到后面,再完全恢复入射光状态,就达到了“隐身”效果。打一个比方,比如水滴到玻璃球正上方,水滴分散滑过表面,实现绕球面拐弯,在下半部汇聚后继续直线下落。如果能够让光线实现类似完美拐弯过程,就可以实现“隐身”。 O}D]G%,m  
VRxBi!d  
新京报:科研与日常生活中,对于“隐身”的定义是否一致? C ]#R7G  
W9u (  
马云贵:其中严格意义上说,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中对于“隐身”或者“隐身衣”的定义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让光线完美绕过物体,继续保持直线传递,从而实现“不可见”。但是在科研领域,隐身的概念范畴会更广,比如还有“隐形”这个概念,就是指不可探测到反射回波等,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光线完美拐弯”。 ckTnb  
NfN#q:w1  
新京报:为什么要研究“隐身衣”技术? B4{A(-Tc  
Ck[Z(=b$$:  
马云贵:科学研究一般有两种驱动力,一种是科学价值驱动,一种是实际应用驱动,隐身衣技术当前主要属于科学驱动,这种技术的科学意义比较大,未来有望产生颠覆性应用。在这一块,国内外的研究几乎差不多同时进行,面临的挑战也是共同的。 r%o!P`  
E`'+1  
“实现民用还有很长距离” +\{!jB*g  
XL"e<P;t  
新京报:关于“隐身衣”的研究目前有何进展? Mk^o*L{ H  
yAW%y  
马云贵:最近我们实现了一项新进展,可以让金属“隐身”,比如通过安检时,让电磁感应探测器无法有效检测。 Vj2]-]Cm  
3l-8TR  
关于“隐身衣”,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并且相关的数学模型、方案实际上都已经有了,关键是能不能做出来,有没有方法把理论变成解决方案,这一块还是有比较大的挑战性。 &3:-(:<U  
QZYD;&iY&  
新京报:研究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哪里? "!+q0l1]@  
1<Qb"FN!2  
马云贵:目前,我们能够在局部实验上验证技术的可行性,比如可以在某一个特定的频率隐身,或者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实现隐身,但是类似“隐身衣”这样全方位的,技术上还做不到。 rMdOE&5G  
LS?3 >1g  
主要原因是,光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量,同时满足它的隐身需求非常具有挑战性,日常我们所说的“隐身衣”,实际上指在可见光中隐身,但是根据波段长短不同,光可分为红外光、微波等,都是需要研究的。 )xoIH{  
VNp[J'a>VZ  
新京报:“隐身衣”未来的应用场景是? !c[?$#W4  
Nw/4z$].J  
马云贵:主要还是集中在国防领域。目前的“隐形飞机”,原理是机身把电磁波全部吸收,或者反射到别的地方去,使得雷达没法探测到。如果类似“隐身衣”技术能够实现,让电磁波直接绕过飞机,那么就能达到更理想的隐形效果。 u?&P6|J&  
l> W?XH  
新京报:所以距离“隐身衣”走进生活,还有很长距离? F $^RM3  
LeF Z%y)F  
马云贵:对,“隐身衣”实现民用,还是有很长距离。现有隐形技术的应用,也还是在军事上。民用这方面,还在科学研究的概念阶段,还没有到直接应用。 Xt_8=Q  
a[ 1^)=/DM  
(新京报记者 王煜)
分享到:

最新评论

redplum 2017-12-11 00:14
自己打脸啊
likaihit 2017-12-11 00:15
好厉害啊
tassy 2017-12-11 02:56
浙大技术还不够成熟啊?
dushunli 2017-12-11 05:33
隐身衣技术上不可行
卡卡淼焱 2017-12-11 07:58
噗噗~怎么还是这个? bpP-wA^Hd  
文刂大田 2017-12-11 07:58
技术上暂时没法做出‘隐身衣’
maiwudi 2017-12-11 08:05
哪有那么容易实现呢
liufeng0911 2017-12-11 08:21
不够成熟
huppert 2017-12-11 08:24
否认研发“隐身衣”
悠悠白云 2017-12-11 08:26
不可行的啦,都是小说离的东西!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