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空—地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实验演示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团队联合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团队,通过“天宫二号”和4个卫星地面站上的紧凑型量子密钥分发(QKD)终端,实现了空—地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实验演示。相关论文日前刊登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光学》上。 研究人员通过高精度自动跟瞄系统与“天宫二号”上的量子密钥分发终端配合,在地面站与目标飞行器之间建立起量子信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空—地量子密钥分发试验。 2016年9月,“天宫二号”共搭载14项应用载荷和设备成功发射。其中就有一颗大概两个微波炉大小、重量不足60千克的针对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的载荷。据介绍,“天宫二号”搭载的量子密钥分发载荷,就是以实现空—地实用化的量子密钥分发为目标,通过天上发射一个个单光子并在地面接收,生成量子密钥。 2017年,“天宫二号”顺利完成了和南山地面站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2018年,“天宫二号”开始验证组网的能力,科研团队利用“天宫二号”在分别位于南山、丽江、兴隆和德令哈的地面站之间,进行了19次量子密钥分发实验,让地面上两处距离遥远的双方实现了量子密钥共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