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电镜技术成像发现NaCl成核结晶的非经典路径
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云层中水分子在灰尘矿物质表面的聚集造成的降水/降雪、生物矿物质的形成等物理/化学过程等,均与基于结构物态相变有关,成核结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微观机制是相变的核心问题,经典理论预言认为成核存在自由能势垒,系统热力学涨落克服这一势垒而导致单体聚集不断长大形成晶核进而结晶(如图1左所示)。虽然经典理论对大多数的现象可以进行定性表述,但越来越多观察到的现象所揭示相变的微观热力学、动力学过程远比经典图像的描述更复杂,在聚合物、生物矿物质的成核结晶过程中常伴随有暂稳相、非稳定相与稳定相的竞争从而变现为多步反应路径共存(如图1右所示),其中涉及衬底作用、溶剂-溶质相互作用及单体扩散系数、粘滞系数等对微观过程影响的关键参数。 氯化钠(NaCl)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无机盐,具有简单的相图,在以往被视为经典理论的典型模型。为了研究限域条件下微观成核结晶动力学机理,以及揭示衬底作用对相变路径的动力学调控机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白雪冬课题组通过发展原位透射电镜方法,研究液固相变成像技术,在原子尺度对液固相变自下而上的成核结晶热力学/动力学过程进行实时观测表征,揭示相变微观物理图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