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发明牙齿修复药水:两滴可"长"出牙釉质
只需两滴“神奇”药水就能“长”牙釉质,这不是天方夜谭。近日,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唐睿康带领的研究团队发明出一种仿生修补液,在牙釉质的缺损处滴上两滴,就能在48小时内在缺损表面“长”出2.5微米晶体修复层,其成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与天然牙釉质几乎一致,并与原有组织无缝连结,浑然一体。 8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在线发表论文介绍,该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药水”——仿生修补液,在牙釉质的缺损处滴上两滴,48小时内缺损表面能“长”出2.5微米晶体修复层,其成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与天然牙釉质几乎一致,并与原有组织无缝连结。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唐睿康、化学系博士刘昭明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化学系博士邵长鹆系第一作者。据浙江大学官网报道,刘昭明对团队的这次成果非常自信,“我们用了与人体相同的材料,实现了结构性的完全修复,和本体组织几乎一模一样。” 而德国著名生物矿化学家、康斯坦兹大学Helmut教授也给出高度评价:这是我所知道的迄今为止最好的牙釉质修复材料,有望在临床上真正实现牙釉质的原位修复。 人体最坚硬的“消耗品” 牙釉质,也称为珐琅质,是牙齿最外层的组织,为哺乳动物体内最坚硬的组织,其摩氏硬度(利用矿物的相对刻划硬度划分矿物硬度的标准)仅比金刚石略低,与水晶相当。 成熟的牙釉质96-99%由无机矿物(主要为钙和磷)组成,其他为水及有机物,这层半透明的物质厚度约为2毫米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