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年轻人中文写作能力弱,中科大光学工程博士点出招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工程博士点最近立了个新规,“从今年入学的博士生开始,必须发一篇中文文章或论文才能毕业,哪怕在媒体或杂志上发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闻报道都可以,但你不能没有。即使发再多很好的英文论文,也不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教授韩正甫告诉记者。 韩正甫说,他们做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要为难学生,而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中文写作能力实在太差,有些学生可能英文比较好,但中文文章累赘,错别字太多,有的连写个借条都面露难色。” “现在的孩子从小重视学英语,我们担心不做些改变的话,下一代人的中文水平可能会越来越差。”韩正甫说,“而且,学生们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对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我赞同中科大这个博士点的做法。大学生的写作水平确实需要提高,有部分人看英文、写英文都很流畅,但回到母语上来就不知所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吉德教授表示。 长标题读起来要人命 事实上,大学生写作能力不高的问题近年来常被吐槽。 陈吉德就因为吐槽博士论文一不小心成为“网红”。他此前参加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的评审工作时,看到一篇2014年的博士论文后直呼“太奇葩了”,“毛病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 媒体生动还原了陈吉德看论文的场景: “突然,目录中一个长长的标题映入我的眼帘。”陈吉德说,“上帝呀,这是我迄今见到的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的雷人标题。此标题不但其长无比,而且语病多多……” 能让陈吉德炸毛的究竟是什么标题?原来是论文里某一章某一节的标题:“综合近年来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来分析这《拆弹部队》和《阿凡达》两部摄影代表性的强的电影以及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拍摄的审美倾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