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020年,曾海波教授团队在Nature Photonics上首次报道了基于单层无机半导体的高效电致白光(Nat. Photon. 2021, 15, 238),在照明显示交叉领域引起了新一波研究热潮。2022年,团队深入探讨和总结了目前单层白光LED在发光材料设计及性能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健康、高质量的新型照明技术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议和展望(Nat. Rev. Mater. 2022, 7, 677)。近期,基于上述研究基础,团队针对该CsPbI3多相体系载流子传输通道不确定、载流子分配与复合机制不明晰等系列问题,通过对纳米尺度下多相体系的相成分、相结构、相分布、相效应的精细调控,进而实现载流子的合理分配与平衡传输,揭示了两相界面局域激发态和复合特性,实现了白光光谱各成分的可控调节。最终构建的全光谱白光LED(400-780 nm)实现了标准的色坐标(0.33,0.33)、超高显色指数95、5835 K的色温。此外,其色偏差值低至−3×10−4,M/P比值为1.004。与标准太阳光的五项核心参数的匹配因子达到了100%、95%、99.4%、99.97%、99.6%。以上结果均表明这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太阳光的电致白光,进一步拓宽了白光LED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