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受激发射损耗(STED)显微镜原理
infotek发表于 2025-06-25 08:05
摘要

受激发射损耗(STED)显微镜描述了一种常用的技术,以实现在生物应用的超分辨率。在这种方法中,两束激光—一束正常,一束转变成甜甜圈模式—被叠加到荧光样品上。通过使用荧光过程的发射和损耗以及利用由此产生的饱和效应,与通常的显微镜技术(例如,宽视场显微镜)相比,后反射光显示出更高的分辨率。在本文档中,介绍了这种设备的基本设置。为了模拟饱和效应,在焦点区域采用等效孔径。

任务说明

多重光源

螺旋相位板

探测器插件

参数运行

为了实现焦点区域的z-扫描,可以执行参数运行。使用此工具,用户可以轻松改变整个光学系统的单个参数或一组参数。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

Usage of the Parameter Run Document
非时序建模

将通道配置模式切换设置为Manual Configuration后,用户可以为系统中的每个表面指定为模拟打开哪些通道。运行模拟时,将对活动光路进行初步分析(通过所谓的Light Path Finder)。然后引擎将沿着这些光路将场追踪到系统中存在的探测器。

Channel Setting for Non-Sequential Tracing
总结 – 组件…

系统观感

发射&损耗激光

光在焦点区域中的传播表明,来自损耗激光的光会产生环形光斑,其中中心孔径小于发射激光的焦斑。由于两个光束在目标上的荧光过程中竞争,这导致信号激光的有效光束尺寸更小。

3D STED 轮廓

注意:由于这个简化的例子不包括实际的荧光效应,我们为了可视化目的对两个激光束进行了归一化。

受激发射损耗效应

为了近似饱和损耗的影响,我们在焦点位置对发射激光的结果应用了孔径效应。孔径的参数大致基于损耗激光的焦点轮廓(600nm 直径,25% 边缘)。通过系统传播回探测器平面表明,由于这个过程,光斑变得非常小。

VirtualLab Fusion 技术

文件信息

进一步阅读
• Simulation of Multiple Light Source in VLF
• Focusing of Gaussian-Laguerre Wave for STED Microscopy

市场图片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